2025亚冠联赛赛程表最新/nba比分直播/切尔西比赛/nba直播电视 - 意大利对阿根廷

 
行業新聞

剛開年,有VC決定不投教授了

發布日期:2024-02-02

2022年開始,“搶教授”成為VC圈的熱潮。

前有慧拓(CEO陳龍:中山大學計算機院博士兼博導;首席科學家王飛躍:現任中科院自動化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在半年內,連拿兩輪共計超5億元融資。后有微構工場(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陳國強:清華教授;聯合創始人吳赴清: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副研究員)拿下3.59億元融資。

在那個時候甚至有坊間傳言:有早期VC早就理好了名單,挨個拜訪教授。然而在最近,隨著資本市場的變化與挑戰加劇,“投教授”的VC們似乎又趨于冷靜了。

#01“最近沒去高校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投教授”這一名詞出現的頻率似乎降低了。一位曾穿梭在各大高校,和教授們相談甚歡的投資人說:“最近去得少了?!?

雖然他并沒有切斷與教授們的聯絡,但投資的重心也的確從“教授”轉回了“商業化”,這并不是個例。從2023年大金額早期融資情況可以看出,這一年VC們并沒有和往常一樣集中性的押注某一技術,而是在每一個賽道都有分布。這就說明除了投資策略已經發生了改變。


▲ 2023早期融資(數據來源:動脈橙)

對于這一現象,他給出的理由是:“大家意識到一些教授們對商業化的理解還是不夠強,創業還得看產業老兵?!?

雖然施一公、李澤湘等“富翁教授”給教授創業打了個樣,但也并不是所有科研人員都適合創業。一些教授商業化經驗不足,雖然技術領先,但企業在市場化運作上依舊常常碰壁。另外,有些教授研究還太過前沿,技術成熟度和商業應用前景仍有待驗證。在資本寒冬之下,投資者們出手謹慎,面對教授創業的不穩定性,他們只能望而卻步。

而在追逐教授的“B面”,投資人對技術的理解不夠深入也是他們離開教授的原因之一。

雖然現在也有科研人下場做投資,但從大基數來看,懂技術的仍然是小部分。而硬科技意味著較高技術門檻和明確的應用場景。不懂技術,就很難與教授對上話,縱使在早期“搶”到了合作機會,中后期也可能分道揚鑣。

因此,到了“搶教授”的后期,一些VC也理性的改變了投資邏輯,決定放棄跟隨教授。

#02“搶教授”,究竟是搶什么?

“搶教授”的熱潮背后,實則吹的是硬科技的風。

“搶教授”與硬科技投資的熱潮出現的時間幾乎同步。在去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國各行業在上游領域的短板付出水面。這些“斷點”、“堵點”都在倒閉國內的各行業往上游領域發力。隨之而來的,是上游市場機遇的爆發式增長。

這些在智能制造、生物技術、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核心重要地位或支撐作用的技術,被稱為硬科技。

投資硬科技,其中一個層面是要挖掘這些優質的原研創新。而去高挖掘教授手中的原始創新成果,無疑是一種比較高效的手段。在以技術先行性為先,解決“卡脖子”問題的投資理念里,投資科學家成為一種潮流。部分投資機構也在多年的實踐中取得了成果。但顯然,這種成功并非適用于所有人。

現實中,硬科技的落地往往很難實現。這其中,最核心的一點是技術在實驗室的成熟度與在市場的成熟度完全是兩個概念。

在實驗室,能夠實現穩定的、數十千克的產能便可以歸為中試;但在實際生產中,這樣的產能并不能市場化。但大部分科研人員并不懂生產,工藝的放大成了第一道門檻。

當然,這樣的門檻還有第二道、第三道,比如知識產權、人員管理、市場銷售、審評審批等。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導致失敗,同樣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時間。對硬科技投資人來說,需要背負極大的風險。

因此,在熱度逐漸散去,可以看到當時追逐教授的投資人分成了兩派:一派持續看好,繼續挖掘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水下項目;另一派則審慎考慮,同時也尋找其他方向。

#03“投教授能吃肉,不是喝湯”

荷塘創投是仍然堅持“投教授”的投資機構之一。荷塘創投的董事總經理張善良告訴橙果局:“荷塘創投之所以堅持投教授,是因為嘗到了甜頭?!?

目前,荷塘創投的投資項目中,有三十余個項目是由清華大學、中科院以及三甲醫院的知名教授、專家的成果轉化而來,占到了目前總項目數量的三分之一。而在市場緊縮的情況下,大部分教授項目仍在穩定發展,2023年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順利完成了融資。

對于這一“反?!爆F象,張善良認為有合理成分:“很正常。投教授多年我們逐漸發現,國內外核心硬科技創新技術的企業,在保持技術領先性的前提下,發展速度也更快一些?!?

陪伴也是需要底氣的,“投教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得懂技術。對于科研人員而言,每一項研發都是自己的心血,都抱有期待。因此,投資人需要懂得技術背后的潛力、市場價值等,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降低風險概率。

當然,有些教授從科研轉做企業,缺乏經營意識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對此,荷塘創投已經形成了一套孵化、投資的模式:一方面鼓勵教授潛心科研,另一方面,也幫教授企業建立起有效的運營管理體系,做好發展規劃,進而提高了產業化的成功率。

除了荷塘創投以外,還有水木創投、中科創星等投資機構,仍在“寒冬”之中堅持“投教授”。或許對于他們而言,投教授不僅是一種實力,更是一種情懷。這些投資機構大多出身科研院所,對于教授科研也有著別樣的情愫,投教授或許也是他們最初的意義所在。

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掌握了與教授溝通的技巧,能夠憑借自己的優勢,獲得更大的回報。就像張善良所說的那樣:“做好成果轉化的戰略投資,以后是吃肉,不是喝湯。投教授必將如此。”

#04“搶教授”熱度過后,劃出一道分水嶺

此前VC們對教授創業的狂熱,雖促進了硬科技的發展,但同時資本的追捧也讓一些項目變了性。一些初創企業甚至出現了估值虛高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后期發展以及市場的秩序。

如今“搶教授”的VC們逐漸冷靜,也預示著分水嶺的到來——科研端篩選出了適合做創業的研究人員,資本端也留下了正在懂技術的投資人。

有些VC善于捕捉風向,在短頻快的投資節奏之下帶動了新賽道的崛起。如互聯網產業的迅速崛起,帶來了全民狂歡,也讓不少押對寶的投資人迎來了大豐收。而有些VC則更傾向陪伴。他們明白成果轉化的不易,但也清楚創新的技術一旦步入商業化的正軌,便能為其帶來穩定的回報和長期的價值。

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市場風向如何變動,對原始創新科研的重視不會發生改變。硬科技終將成為產業的動力引擎,引領市場走向下一個十年。

文章來源于: 公眾號 動脈橙果局